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建文帝的后代在海外生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文帝的后代在海外生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朱允炆有后代吗?
朱允炆有两个儿子,长子:朱文奎在靖难中下落不明,也有说是被杀死了, 少子:朱文圭,润怀王。这个孩子被朱棣软禁在凤阳到50多岁才被明英宗放出来,由于几十年不和外界接触所以成了痴傻,连牛马都不认识。 建文帝朱允炆共有二子:朱文奎、朱文圭。长子朱文奎,生于明洪武二十九年(公元1396年)十月晦日。据说朱文奎出生后,太祖朱元璋说:“日月皆终,大凶之象。”所以很不高兴。建文帝即位后,他被封为皇太子。靖难兵起,京城失陷,朱文奎也不落不明,年仅七岁。少子朱文圭(公元1401--1457年),靖难之变时,年仅两岁,城破后被幽禁在中都广安宫,号称建庶人。直至明英宗复辟,怜惜他无辜被囚,遂将他释放,让他回到安徽凤阳老家居住,并派宦官20人、婢妾10余人给他差使,婚娶出入听随自便。但不久,获得自由的朱文圭又因病去世,年寿57岁。朱文圭的后裔情况不详,只知在明正德、万历、崇祯年间,均有人提出要续封他的后代,但都没有结果。
有,有两个儿子。
1、和简(或恭愍)太子朱文奎(1396-1402),朱允炆长子,马皇后所生,建文元年被立为太子,靖难之役中与父亲一起失踪,有说死于宫中大火。南明弘光帝追复其为恭愍太子,隆武帝追复其为和简太子。
2、润怀王(或原怀王)朱文圭(1401年-1457年),朱允炆次子,马皇后所生,靖难之役后被囚禁在凤阳,年仅两岁,称“建庶人”。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,对同样被幽禁的“吴庶人”、“建庶人”产生怜悯之心,为其修建房屋,娶妻生子,并将其释放。
朱允炆为什么没进太庙?
朱允炆未进太庙的原因可能与他的在位时间较短以及历史地位有关。他在位期间,虽然致力于改革,但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,最终被迫退位。因此,在历史评价上,他的地位相对较低。太庙作为***祭祀的重要场所,通常只有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皇帝才能进入。因此,朱允炆未能进入太庙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。
丢失了太庙牌位的朱允炆仅有的两个儿子,一个下落不明,一个被朱棣囚禁在凤阳,从两岁开始囚禁到五十多岁才放出。放出来之后,犹如疯子,猪狗不认,堂堂建文帝,在后人看来已经绝种。
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有后裔吗?
建文帝朱允炆,生于1377年12月,明朝的第二任皇帝,父亲是皇太子朱标,祖父是明太祖朱元璋,朱标于1392年去世,早于朱元璋去世的1398年6个年头,所以没有当上皇帝,按照原则,太子不在了,应该在其他儿子中再选一个,可原则归原则,毕竟朱元璋是开国皇帝,权大势力,他的口喻就是原则,他对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很是喜欢,于是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朱允炆于1395年大婚,皇后是光禄少卿马全之女,一年后生有长子朱文奎、后又生次子朱文圭,所以朱允炆是有后代的。朱元璋去世前密命驸马梅殷辅佐新君,遗诏命皇太孙继位,朱允炆于1398年6月30日继承大统,年号建文。
明成祖朱棣于1399年8月5日起兵“靖难”,所谓“靖难”,就是说皇帝身边有奸臣,起兵的目的是消灭奸臣,并不是针对皇帝的,经过三年的军事对抗,朱棣所率的燕军于1402年6月直逼南京城下,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,京师遂破,燕军一路混战,直逼皇宫,可到了皇宫一看,皇宫早已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,朱棣立即命燕军扑灭大火,当火势扑灭后,他们在灰烬中只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,尸体已无法辩认,据太监说,这是皇帝、皇后和长子朱文奎的尸体,朱棣也就默认了。为什么朱棣这么快就默认?那是因为朱棣急着要当皇帝,如果朱允炆没死,他就不能当皇帝,如果当皇帝?“靖难”之役就不存在,那三年的战争就是造反,造反起家的那是反叛贼子,也就没有太祖一说,朱棣本身就是太祖了。
如果长子朱文奎和朱允炆都死在了大火之中,那么朱允炆长子这一脉是断了,可还有次子朱文圭这一脉,朱文圭当时年仅二岁,朱棣没有派人弄死他,因为要彰显自己不是故意要篡位的形象,他把朱文圭送到了老家凤阳养着,实乃是给众朝臣们看的,不过朱文圭是处在幽禁之中的,即不许外出,也不让学习,长大也不可娶妻,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废物,到了明英宗时代,明英宗有感于自己被幽禁的经历,下令把他放了,此时朱文圭已50多岁,还没等到娶妻就病死了,所以朱文圭这一脉也没有后代。
朱允炆只有两个儿子,一个5岁时被火烧死,另一个孤老终身,朱允炆是有后代无后裔。至于传说朱允炆没有被烧死,而是逃出了京城,这就不好说了,在这里就不作猜想了。
谢谢阅读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文帝的后代在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建文帝的后代在海外生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